混凝土速凝剂是混凝土外加剂常见的一种,它可以让混凝土在短时间内凝结、硬化,可以有效保证特殊施工的要求。速凝剂它能够主要表现在缩短初、终凝时间,可以让混凝土在3-5分钟内初凝,在10分钟内终凝。对于混凝土速凝剂的它的凝结的时间的长短不仅跟速凝剂本身的成分、掺量以及性能有关外,水泥的品种以及环境温度决定的。这里根据水泥品种对速凝剂效果的影响次序: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它主要是由水泥中C3A、C3S决定的。
但是对于使用混凝土速凝剂它的后期强度会有所减低,那么针对强度的减低我们可以复合减水剂一起使用。可以有效减低混凝土速凝剂的不足。还有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混凝土速凝剂都会存在碱度过高的缺陷,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物料的配比来生产。
解答一下影响液体速凝剂中氟铝酸钙含量的因素吧:
首先是配料:如果液体速凝剂加入量和氟硫比控制不当,氟化钙CaF2掺入量越多,越易产生氟铝酸钙。配料时三氧化二铝含量多时,也易于产生氟铝酸钙。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配料的稳定性、生料的均化或矿化剂加入的均匀性不够好,以致氟铝酸钙含量较多,这是造成掺萤石矿化剂水泥速凝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煅烧温度:由于氟铝酸钙在1350℃开始分解,到1450℃基本上分解完毕。所以如煅烧温度在1450℃(或以上),就会使大部分氟铝酸钙分解,不易产生凝结不正常(少量的氟铝酸钙存在,还有益于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但如煅烧温度低于1350℃、氟化钙掺入量又多,这种情况下就易形成过多的氟铝酸钙,导致水泥急凝。
接着是操作的稳定性:操作不稳定(包括配煤)、窑内还原气氛严重,必然使部分熟料煅烧温度偏低;其次是窑内结大块,底火过厚,熟料冷却速度过慢,使氟铝酸钙有足够时间析晶,且不易分解,则易造成水泥快凝。但如果快烧快冷,F-1和CaF2就可固溶在硅酸盐矿物或玻璃体中,就能减少氟铝酸钙含量,熟料凝结也会比较正常。
然后是液体速凝剂的饱和比:适当提高KH值,同时提高热耗,可提高熟料中C3S含量。由于煅烧温度提高有利于氟铝酸钙分解,同时高C3S熟料水化时生成的Ca(OH)2多,水化产物表面易形成钙矾石(AFt)保护膜,这样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
水泥速凝剂凝固时间:
1、凝结时间的话,分成初凝和终凝。
2、当混凝土刚开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当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终凝。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水泥的凝结时间有关。
3、对普通水泥而言,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迟于10h。
4、现在的混凝土往往都掺有一些混合材和外加剂,会影响正常的凝结时间,尤其是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分很多品种,有关凝结时间的有混凝剂和速凝剂等等,可以延长或者缩短凝结时间。
联系人:邵先生
联系电话:13653630146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